当前位置 :主页 > 黄山资讯 > 内容正文

歙县:老茶厂焕发新活力

【 发布时间:2020-03-29 】

歙县不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集体所有制有效实现形式,大力推进农村“三变”改革。以整县盘活闲置农房试点为契机,积极探索“村组自营”模式盘活闲置老茶厂,服务茶产业发展。

该县溪头镇汪满田村竹岭茶厂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厂房有着明显的人民公社时期“土风貌”建筑特点,透出原始粗犷的气息。改革开放后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原集体经营的制茶厂受到冲击倒闭。制茶厂房子多年闲置,部分建筑年久失修成为危房,安全隐患较为突出。

茶厂所在的汪满田村是省级贫困村,这里茶叶资源丰富,品质上好,是优势茶产业发展区。为解决老茶厂问题,溪头镇力推“四带一自”产业发展模式,积极谋划特色茶产业扶贫项目,对上争取项目资金将竹岭老茶厂改造升级为清洁化茶厂。改造后的厂房,保留了原有的土墙结构,添置了先进的流水线加工设备。就这样,一座共1层建筑面积496平方米的闲置老旧茶厂,通过加固、改造、提升,化身为标准化清洁茶厂。

一个月后,当地艳阳天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汪多耳,通过网上报名,线上交易,从县江南农村产权分中心交易平台公开招标,竞价获得了村集体对外发包的竹岭茶叶加工厂3年的使用权,每年上交村集体租金1.8万元。

该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说,这是歙县村组自主盘活闲置老茶厂,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具体举措,也是激活资源要素推动特色茶产业发展的有力之作。新型茶业经营主体直接租赁使用,为茶叶生产提供了便利,拓展了自身发展空间,还为村集体带来稳定的收益,一举多得。

在歙县,像这样以村组集体为运营主体,结合特色产业扶贫、全域旅游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对上争取项目资金、银行融资贷款或盘活自有资金,因地制宜改造农村破旧茶叶初制厂,进行发包招租入股合作的老茶厂还有很多。

“3月份以来,仅岔口镇就有3个组集体茶厂在交易平台挂网交易成功。雄村镇鲍庄村200平方米的鲍庄茶厂经营权,以每年租金2.1万元招租签约,含毛峰加工设备、绿茶加工设备各1套,高于标底价,很抢手。”县江南农村产权交易分中心负责人张虹说。

草木萌发,春山可望。眼下,在歙县28万亩茶园里、青山绿水间,一座座重生的老茶厂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