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淮南资讯 > 内容正文

市公管部门暖心“服务包”助力中小企业发展

【 发布时间:2020-03-14 】

  为积极应对疫情给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造成的影响,坚定企业信心,帮助共渡难关,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出台六项举措,从优化办理流程、创新交易监管模式、提升交易服务水平等方面精准发力,助力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全力保障我市经济平稳发展。

  开设“绿色通道”,保障应急项目按时完成。对涉及脱贫攻坚、医疗卫生、重大项目、保障城市运行必需、疫情防控必需、涉及重要国计民生以及企业生产经营急需的项目,开通“绿色通道”,简化办理流程,实行容缺受理、要件后补的工作机制,确保项目在招投标环节一刻不误,快速推进。

  启动“不见面交易”模式,减轻企业投标成本。按照“放管服”改革和积极应对疫情创新交易监管模式的要求,全面推行项目发布不见面、标书获取不见面、CA锁申领不见面、标书递交不见面、项目开标不见面等不见面交易模式,“让数据多跑腿,各方主体少跑腿”,达到与线下开标相同的体验和效果,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各方主体“线下不见面、线上面对面”,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服务水平,有效减少人员聚集,切实缓解开标现场场所不足的压力,节约交易活动成本。

  拓展“淮采商城”范围,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继续拓展网上“淮采城采”采购范围,将救援物资、印刷、工程造价、审计服务类、小额工程采购等项目纳入“淮采商城”采购;同时扩大供应商和施工企业征集范围,简化流程,减少对企业业绩、人员社保等要求,降低资格审查条件,对符合要求的供应商和施工企业全部进入;允许采购人获得政府采购合同的大型企业依法向中小企业分包;鼓励采购人执行定点采购时,优先选择中小企业供应商。

  推行“电子担保保函”,降低企业投标交易成本。推行“电子担保保函”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应用,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减少企业资金压力,让企业现金流更充沛;切实降低投标企业资金拆借成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同时对非公开招标小额项目,免除投标担保、减轻企业负担。

  解除限制投标,帮助企业重塑信用。建立信用修复机制,帮助失信企业规避失信风险。对已提交信用承诺、完成失信行为整改、满足最短三个月公示期限的失信企业,缩短失信惩戒期限,解除投标限制资格,让失信主体重新获得“信用牌照”,恢复正常生产经营。

  实行“电子化档案管理”,提升交易服务水平。凡进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所有工程建设和政府采购类项目交易档案将实行电子化管理,为传统的档案管理开辟了一条新路。该方式与传统管理方式相比具有方便保管、易查询、节约立体空间、容纳信息量多、记录传播速度快等优点,打破了传统管理方式的时空局限,实现了资源共享,大大提升了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水平,为项目业主、代理公司节约时间和成本。 (记者周玲)

责编:王倩